乡村振兴 电力先行——常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金坛分公司服务新农村侧记
服务种植大棚
服务光伏储能用户
工作人员检查绿茶成套加工设备运行工况
低压线路改造
服务光伏储能用户
检查驱蚊灯
农电员工开关柜培训
尧塘供电所数字化营业厅
2022年以来,金坛农电(常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金坛分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地方政府、上级公司各项决策部署,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架好党群连心桥,做好电力先行官,用智慧电力改造美丽乡村,努力提升“获得电力”满意度,优化“营商环境”,为百姓想办法,替群众做实事,助推金坛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一、坚持党建引领,争当党群连心“践行者”
一是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电暖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传递国家电网的光明温暖。深化共产党员服务队建设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创建,将供电所支部打造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让党旗始终在一线高高飘扬。围绕疫情防控、保春耕秋收、保高温用电等主题三新公司党支部全年共开展党员服务群众行动99次。
二是深化党建品牌建设。不断强化三新公司党委打造的“314同心圆”党建品牌内涵,全面提升党建软实力。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全力以赴助力政府防控疫情。共产党员服务队24节气服务持之以恒,保持品牌长期效应。常态开展农电业务自查和监督定期开展廉政约谈,增强全体农电员工反腐倡廉意识。指前业务所党支部与博源、农业局机械支部三方结对,推广热回收粮食烘干;金城业务所党支部与调控、营销部党支部三方结对,推进屋顶光伏建设项目落地。通过“314同心圆”品牌建设专题集中展示,“支部连动党员连心”意识得到进一步凝聚,实现各项指标稳步提升,全区7家供电所同期线损指标均以全国第一的排名全部进入全国百强所行列。
三是巩固“党建+服务”特色。根据节气变化编制服务口诀,精心编制“二十四节气服务菜单”,细化服务内容,延展服务范围,务求服务时效。主动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副产品生产用电需求,开展春耕春灌线路设备及农业用户巡视,开展抗旱和秋粮生产保供电,消除设备缺陷85处,指导排除客户侧用电安全隐患83起。联合区行政审批局完成直溪镇便民服务中心“电、水、气”联合报装窗口的设立,进一步拓展农村电力便民服务窗口。联合区乡村振兴局出台了《关于助力乡村振兴,构建农村用电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的指导意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二、加快农网建设,当好乡村振兴“先行官”
一是双轮驱动有效推进农网建设。按照“精准投入、提质增效、面向客户”的电网建设思路,从农网改造、配网新增布点,到线路联络互供互联,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村委沟通,共同做好农村电网建设改造中难点重点工作。通过对老旧小区、农村线路设备改造,有效解决农网抢修难点。全年共投资农村低压电网改造项目4501.82万元,项目254个,共改造电杆617根,低压线路96.191公里,涉及用户6437户。
二是创新驱动提升农网智能水平。针对农网运维指标难以量化、过程难以管控等特点,利用台区经理移动作业终端,实行“派工单制”,强化设备运维制度执行力度。以网络化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引入视频监控头盔对农网运维工作进行实时管控,确保农网运行的可靠性。稳步推进了2519个台区智能融合终端规模化建设应用项目,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增强金坛地区农网供电能力,提升农网装备智能化、运维精益化、服务主动化水平,保证农村低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三、推进业务协同,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一是网格管理客户满意度提升。按照全能供电所业务融合集约化管理模式,推行以“台区经理制”为核心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并由邻近区域台区经理组成“1+1”的供电服务小组,实现专业协同联动和业务全过程管控,实现现场服务一支队伍、一次满足客户诉求,更好地发挥其在供电服务中牵头、协调、沟通、联系的纽带作用。
二是开展乡村电气化推广。与地方政府紧密协作,通过走访企业客户、农村居民客户,掌握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农村生活中潜在的电气化需求,结合各乡镇产业特色深挖乡村生产生活电气化需求,完成100千瓦及以上国家级示范电气化项目9个,20千瓦及以上省级乡村电气化项目207个。
四、加强基础管理,展现星级建设“新格局”
一是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全力打造尧塘示范性数字化供电所。在2021年尧塘供电所在数字化无人营业厅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营业厅二期完善,展示供电所业务办理、服务信息、“零碳”营业厅;同步建设数字化档案室和数字化备品备件室,实现存量档案一键式查询和各类工单一体化领料。推进星级供电所建设,总结典型经验和亮点做法,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全区现有国网五星级乡镇供电所1个,国网四星级乡镇供电所5个,四星级供电所评定率全省排名第一。
二是推动清洁能源利用。结合整区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契机,开展光伏储能项目建设,利用供电所闲置的屋顶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增加整套储能系统组成智能微电网,太阳能发电可实现零碳排放,且没有附加成本,台区经理利用示范项目效应进行光伏储能推广,促使清洁能源利用落地,完成农村地区光伏建设145户,发电容量1979.55千瓦。
五、重视人才培养,推动队伍建设“上台阶”
一是实施“多样化”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模式,通过“师带徒”,组织生产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与大学生一对一签订师徒协议,通过对现有人员年龄、技能水平、岗位等因素综合分析,开展“差异化”培训。与时俱进,开展光伏发电业务、电动汽车充电操作流程、电能替代、智能家居、节能电器知识等新型业务培训,使员工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培养复合型农电员工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聚焦工作难点促进创新创效。成立“三新创新工作室”,将创新性的工作任务作为项目下达,实施“项目化”培训。近年来,先后研发了“便携式剩余电流在线监测系统”、“低压配电柜风冷降温系统”、“低压配电柜门禁系统”、“低压操作接地线保护装置”、“仿真台区开关培训墙”等多项实用型系统装置,面向供电所台区经理及管理人员开展了6期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应用和故障排除专题培训,参培人数136人,进一步增强服务农业现代化能力,有效解决农网运行维护作业中出现的诸多实际问题。
来源:金坛融媒
编辑:程玺燕
审核:吴文婷
终审:孙福全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金坛手机台、金坛新闻、第一时间、金坛日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坛区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金坛区融媒体中心或金坛手机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坛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